欢迎访问柳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柳州市总商会网站!  今日是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网络中国节

【网络中国节】藏在春节年俗里的中国文化

来源: 中国孔子网  |   发布日期: 2024-02-09 11:40   

春节,即农历新年,是一年之岁首、传统意义上的岁节(年节)。俗称新春、˝新年、新岁、岁旦、新禧、年禧、大年等,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岁、过年、过大年。

「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」北宋王安石的一首《元日》,写尽了古人过年的况味。

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新年贺岁,是最具文化意味的节日。除夕守夜,是新旧辞别;岁朝迎祥,是今昔交替。新年,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期待。

(图片来源:36氪)


年·源起

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“春节”,自古就有“百节之首”的称号。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,在传承发展中更是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在民间传说中,“”是只怪兽,每到腊月三十就要出来害人。但年兽惧怕红色、火光和响动,所以,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,家家户户贴春联,放鞭炮,挂彩灯,燃篝火,将年兽吓跑。大家平安度过这一夜就叫“过年”,又叫“除夕”

(图源网络

据史籍记载,春节在唐虞时叫“载”,夏代叫“岁,商代叫“祀”,周代才叫“年”。“年”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,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,谷子一年一熟,所以春节一年一次,含有庆丰的寓意。

(图片来源:张青义)

不过,“春节”这一节日名称,在古代被称为元朔、元日、新元、元旦等。“春节”的概念则是在民国时期由民国政府所创造。

那时,公历被引进,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。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“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”。故,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。 

(图源网络)


年·深意

春节,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、理想愿望、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,而且还是祈福攘灾、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。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和浓郁的民族情感,将中国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(图源网络)   

中国人自古以来生活方式常围绕“衣、食”进行,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,人们对于“衣、食”的重视尤为突出。

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“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”。新年穿新衣的传统从古延续至今,蕴含着“日新其德”之意。除此之外,衣服在中国文明传统中更是“人禽之辨”的文化象征,“衣冠人物”、“衣冠南渡”这些词正说明了衣冠就是文明的指代。

(姚文瀚 《岁朝欢庆图》)

而在“食”方面,中国人过年丰盛的美食世间闻名。究其背后,蕴含着中国礼乐文明的发生,即《礼记》“礼运”篇所说:“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”

《礼记》“礼运”篇强调用饮食来“致其敬于”上天与先祖,显示对于上天与祖先的虔诚、礼敬与回报之心。所以人们在小年甚至更早在腊月初八就开始预备各种年货,这既是为全家老少准备的,也是给祭拜上天与祖先准备的。

(蔡小川 摄)

而在春节这一桌美食中,饺子更是有着重要象征意义的存在。

古人把大年三十和新年交替的时间称为“更岁交子”,而饺子的“饺”和“交”谐音,“合”和“交”又有相聚之意,所以饺子更象征着辞去旧的事务,迎来新的一年,团聚合欢。

饺子的馅料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含义。比如白菜馅饺子意味着百财;芹菜馅水饺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够“勤财”,即勤劳致富……

(图源网络)

春节,更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民俗作为中华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。舞龙舞狮、逛庙会、逛花街、赏花灯、游锣鼓、游标旗、烧烟花、祈福、掼春,也有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扭秧歌等等。

春节期间贴春联、守岁、吃团圆饭、拜年等各地皆有之,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,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。一系列依次展开的节日仪式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,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而又富有意义。

(图源网络)


年·传承

然而,最近几年,常常会听到很多人在感叹“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”。
(图源网络)

作家冯骥才在探讨“年味变淡”这个问题时说:“年味,并不是指物质的丰盛,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……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‘年’的感情,而是‘年’的新方式与新载体。我们要设法把‘年’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,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。”

(图源网络)

所以,当我们在对一些传统的失落感到惋惜和遗憾时,我们更需要的,是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向而行,充分挖掘“年”的文化元素,用更现代的文化方式去丰富它,用时代创新激活传统的文化基因,用符合当下审美的文化元素赢得人们广泛认同;也需要从生活美学的概念提取年节文化元素,重新设计并注入情感内涵,使带有温度的创意元素传递出文化认同。

“年”还在年复一年,但新时代会有新时代的表达。希望若干年后,通过传承创新,我们的新年俗将带着浓浓文化味儿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的记忆!


联系我们 |  网站地图
柳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
地址:广西柳州市三中路66号  桂ICP备11006306号